发布时间:2024-03-11 10:18:14 中国交通新闻网

日前,油轮“昌利28”轮成功试靠泊茂名港博贺新港区东区化工码头泊位,实现化工码头建成以来油轮首次靠泊。眼前的繁忙景象,正是茂名港助力推动茂名产业融合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的最佳佐证。
“十四五”以来,茂名通过大港口、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建设,逐步构建“海铁公管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为南海能源新通道,茂名港承担着“一带一路”陆海转换的枢纽重任,但随着制造业对港口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加,随之涌现出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博贺新港区和吉达港区尚未正式对外开放,为开展外贸业务,须每半年申请一次临时对外开放,手续多、流程长,影响外贸业务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博贺新港区临港土地资源紧缺,临港产业建设用地严重不足。如果外拓,不仅增加运输距离,还涉及大量居民区搬迁。”全国人大代表、茂名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志华介绍,茂名市产业园区与港口普遍距离较远,部分市区产业园区距离茂名港博贺新港区超100公里。
经过调研,王志华发现,当前由于茂名疏港铁路专用线、疏港道路等集疏运通道建设相对滞后,高速公路未能覆盖茂名中、西部大片区域和沿海部分区域,导致茂名港难以对外拓展腹地,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有待完善。
王志华建议,海关、边检、交通(海事)等有关部门支持博贺新港区和吉达港区2024年申报正式对外开放,以保障已投用的博贺新港区8个泊位和吉达港区2个泊位顺利开展外贸业务,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广东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
“今年,随着茂名制造业加快发展,预计两个港区每月常态化靠泊外贸船舶12至15艘次。其中,博贺新港区计划建成15个泊位后申报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已建成投用8个泊位。”王志华介绍,2023年,两个港区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67.7%。
“港区扩建对港口吞吐能力提升同样至关重要。”王志华建议,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对博贺新港区申报填海造陆工程给予支持,在满足临港产业布局需求的同时,缩短产业与港口的运输距离,降低物流成本。
根据茂名港总体规划,博贺新港区东区规划填海1796亩,打造石化物流园区;博贺新港区西区规划填海2400亩,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产业园。
“博贺新港区填海区域位于防波堤内部,属于人工岸线,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且港区远离居民区,空间独立集中,有利于港区安全监管及后续开展保税业务。”王志华说。
每日 推荐
- 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怎么保障 风里雨里谁为骑手兜底
- 重庆:数字化碳管理赋能绿色发展
- 【浙江】公布11个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
- 一季度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
- 1秒5700件,1天7.29亿件!透过数据看中国快递业效率与创新的双重突破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
-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谈2025年1-3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发展情况
- 稳工业迎政策“组合拳” 扩需求育动能成重点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等
- 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负责人 就《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答记者问
- 稳外贸、拓内销应对关税冲击!商务部研究院专家强调这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