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6 10:12:38 科技日报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畴,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这三大方面被囊括其中。
今年两会,“新基建”所隐含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受到关注:网络安全。
“新基建”带来新的安全挑战
“新基建是数字化基建的基础设施,一方面进一步加大了网络安全威胁的暴露面,让安全防御难度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必然吸引高级别网络安全威胁力量的注意,将大数据中心、5G网络等新基建作为重点目标。”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说,因此,新基建的安全防护手段亟待升级。
周鸿祎认为,“新基建”涉及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大量新技术,推动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大量新业务,将带来全新的安全挑战。同时,随着“新基建”的开展,各类数据中心承载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海量大数据,将面临严峻的数据安全问题。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影响范围将更广泛。”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认为,随着“数字基建”推进,各个产业对数字网络体系的依赖度加深,一旦出现网络安全问题,将给数字经济带来显著影响。
用周鸿祎的话总结说,“新基建”加速推动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将引发传统的安全概念发生彻底变革。相应地,整个安全的概念都需要重新定义。
推进“新基建”应兼顾网络安全
在“新基建”背景下,应如何进行网络安全建设?“同步”是相关建议中的关键词。
“新基建网络安全防护需要具备整体思维,开展体系化的顶层设计。” 周鸿祎认为,需要全面考虑安全防护体系的检测、响应、防御等威胁应对环节需求。
他还建议,在各地“新基建”开展过程中,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形成新基建安全能力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开展常态化攻防对抗演习。
“网络安全正在由过去的‘辅助性’功能变成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孟丹认为,数字基建在建设伊始就要考虑安全体系的同步构建,从被动防控向主动防御转变。
提升能力也很重要。孟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支持网络安全企业升级转型适应数字基建需求的同时,扶持各个行业的数字化程度较高、安全防护能力强的企业进行安全能力输出,推广他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中沉淀的网络空间安全基建能力和方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适用。
每日 推荐
- 交通运输部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强货车司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
- 多家单位联合发起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 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落地再提速
- 2025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
- 三部门印发通知开展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
- 【福建】首个海铁联运港站联合调度中心揭牌
-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迈向发展新阶段
- 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 四部门部署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 第一批标准化规范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之家”完成改造提升
- 海南自贸港12月18日启动封关 建设航运航空枢纽让外资更多外贸更活
- 神州控股科捷华南旗舰仓开仓,赋能华南美妆快销产业升级
- 商务部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