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数字化 > 正文

《中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0-05-25 16:20:45 人民网新电商研究院

《中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报告》(全文)

2020-5-25

第一章 中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环境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农村电商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新亮点,在引领城乡消费内需、重塑产业结构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人民网新电商研究院此前发布的《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提高到 59.58%,但乡村常住人口仍有5.64 亿,中国农村的生产和消费主体仍然是约 2.3 亿小农户。

农村电商开辟了农产品销售新通道,有效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激发了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当前的农村电商物流既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构成因素。

1.1 行业政策环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国家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及物流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先后颁布施行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国家商业电子信息安全认证系统》等法规和政策,相继出台了推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初步搭建起了法律框架,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基于“互联网+”技术全面普及而产生的电商时代,物流业更是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国务院 2014 年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奠定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地位。2015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24 号)中,提出了“到 2020 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的目标,鼓励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包含:加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供销、邮政等部门和单位及电商、快递企业对相关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加快完善县乡村农村物流体系,鼓励多站合一、服务同网;鼓励传统农村商贸企业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发挥好邮政普遍服务的优势,发展第三方配送和共同配送,重点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物流设施建设,提高流通效率;加强农产品产地集配和冷链等设施建设等内容。

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 号)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的部署要求,2015 年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关于印发《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对接,建立农产品网络集货平台并实现其平台对接功能,重点支持“三品一标”产品网络推销,建立农产品网络信用,扎实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提出,鼓励运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推进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大力发展智慧物流,运用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物流通道网络,建设智能化仓储体系、配送系统。

同时在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针对农村电商也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进一步构建跨区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加快“快递下乡”步伐等,这一系列政策文件都给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要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