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正文

一文详解中国冷链物流市场

发布时间:2016-04-28 10:13:23 中国大物流网

冷链是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品质,使其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冷链主要应用在食品、农产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其中食品、农产品冷链占比最大。相较普通物流,冷链优势突出。

成熟冷链物流涵盖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成熟冷链流程是对整个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过程都进行冷链处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是源头采用真空预冷技术和冰温预冷技术;二是在贮藏阶段采用自动冷库技术;三是冷藏运输采用冷藏车、铁路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配套使用的物流模式;四是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果蔬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农产品冷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

精准温控是冷链核心。易腐食物对温度敏感度高,全程温度需保持在一定范围。成熟的冷链体系有严格的温度带标准,以日本为例,按照《日本冷库法》规定,分为7 等级温度带。

一、中国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1、我国冷链物流近年来不断发展。非冷链运输耗费严重且运送货品安全性差,伴随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我国冷链迅速发展。我国2008-2014 年冷库储存容量复合增长率为35%,2015 年冷链市场规模达1583 亿元,预计到2020 年冷链将达到3479 亿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7.1%。目前食品和农产品在冷链中占大部分, 医药化工占比较小。

商业模式逐渐显现,市场格局初定。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委员会的研究表明,国内冷链服务提供商主要有6 种商业模式,分别是运输型、仓储型、城市配送型、综合型、交易型和供应链型。目前该市场的竞争者可分为四类,分别为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生产商自建自营的冷链部门,专业冷链服务商,国外冷链巨头联手国内企业设立的合资企业。

2、我国冷链腐损率较高,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冷链水平仍较较低,体系不完善,造成较高腐损。2015 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0%,50%和65%左右,腐损率为15%,8%和1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5%水平仍较高。

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冷链主要基础设施包括冷库和冷藏车。二者相较冷库发展更快,2013 年投资达到160 亿美元,2014 年末冷库存储容量已经达到7600 万立方。但是我国人均冷库面积仍比较小,14 年人均冷库面积是0.058 立方米/人,同期美国是0.357 立方米/人。我国冷藏车数量较少,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数据,2014 年我国公路冷藏车保有量为7.6 万辆,日本是15 万辆,美国是25 万辆。2015 年ITA 对亚洲多个国家冷链发展进行测评,我国综合得分是4.5 分,低于日本的5.3 分和新加坡的5.6 分,在包括政策法规、劳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和需求在内四个因素中,基础设施是相对得分最低的。

地区冷链发展失衡。我国冷库分布不均衡,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分布较大,西南片区等内陆城市建设相对较少。

冷链结点功能缺失明显。冷链流程可细分为预冷,冷链仓储,冷链运输和冷链销售。果蔬等易腐农产品具有大量田间热,不经预冷处理果蔬损耗率为25%-30%,经过预冷处理损失率可降为5%-10%,我国90%以上果蔬不进行预冷就进入流通环节,造成较大浪费。仓储环节我国冷库制冷技术落后,仓储设施设备老旧。运输环节部分中小企业为节约成本存在中途关停冷冻冷藏设备情况。

行业集中度低,仍无具有超强整合能力巨头。我国冷链行业发展不均衡,根据中国仓储协会冷链仓储分会统计,排名前十的冷链仓储运营商2014 年冷库保有量为930 万立方米,占整个市场10.5%;排名前三十运营商2014 年冷库保有量为1531 万立方米, 占整个市场17.3%。运营分散现状使企业各自为政,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进行优化调度, 拖累行业整体盈利水平。

3、饮食习惯是我国冷链发展缓慢主观因素。美日冷链物流发展经验证实冷链物流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正相关性,有学者提出4000 美元是冷链物流启动关口,超过4000 美元冷链逐渐进入成熟期。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于2015 年已达31195 元, 但冷链发展水平不及美日当时水平,主要是因为饮食结构差异导致需求驱动力不足。我国有吃熟食习惯,美日更偏向消费生食,如牛肉喜好六七分熟,偏好生鱼片、刺身、沙拉等。生食对食材新鲜度要求更高,我国饮食习惯决定对食材本身质量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我国城镇居民虽然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值已超4000 美元,但是对冷链有效需求并未达到美日4000 美元同期水平,冷链行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高额成本投入是冷链发展主要客观障碍。冷链初期投入和后续运营成本都高于普通仓库。根据第一物流网数据,普通仓库造价为400 元/平方米,冷库由于需要配臵保温系统,所以造价高于2000 元/平方米,建一座中型冷库成本至少2000 万元。同时,冷库运营耗电量巨大,1 平方米冷库月耗电至少为20 元。除冷库建设和运营,冷链运输成本也比普通车辆高出40%-60%。受制于高额冷链成本,以冷链为核心竞争力的生鲜电商难以盈利,根据第一物流网资料显示,2014 年全国4000 多家生鲜电商,99%都为亏损状态。

预冷环节缺失、经营分散、运输网络落后、缺乏有效信息管理系统是我国冷链成本高企主要原因。我国常温利润率是10%,冷链利润率是8%,企业选择常温运送符合理性经纪人假设。同时,发达国家冷链利润率为20%-30%,所以冷链发展有利可图。我国冷链不经济现状主要是由现有水平不高,结构不完善造成。我国预冷环节缺失,不经预冷果蔬在流通环节损失率高达25%-30%,提高单位果蔬冷链成本。经营分散减小每家冷链企业可获得货量,造成较高冷库空臵率,抬升冷链成本。同时,运输网络落后, 物流集散中心布局不合理是造成高额运输成本一大原因。此外,国外普遍采用先进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中库存数据和销售数据可实现预警,为企业采购提供依据,降低仓储成本和保存期损耗,而我国冷链信息系统落后,导致冷链物流不经济。

4、冷链是长期发展趋势,短期启动靠大额资本量。我国人均GDP 和城镇化水平处于上升通道,同时未冷藏“毒疫苗”流入18 省和果蔬运输过程严重腐损等事件不断引发国民对冷链关注,冷链发展推广是长期趋势。行业整合、技术提升和高额资本投入是推动冷链发展有效驱动力,但是行业整合和技术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冷链启动需要靠大额资本投入支撑,看好具有超强资本实力的政府和民间大型资本。

政策是冷链发展主要推动力量。迄今为止我国冷链建设主要经历两波高潮。第一轮是在2010 年,主要是因为发改委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冷链发展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同时提出相关保障措施,从上至下支持冷链发展。此外,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多项政策涉及冷链,工信部13 年发布关于推进实施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提高冷链信息管理和质量保证水平”,同时,各大资本巨头开始试水冷链, 带来我国冷链发展第二波高潮。

民间大型资本推动冷链发展。除政策驱动,民间大型资本也纷纷加大投入抢占冷链先机,其中,生鲜电商是资本重点投资领域。从14 年底到15 年底仅一年期间,生鲜电商领域公开融资就达到16 起,融资总额近30 亿人民币。

二、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1、政策利好再度释放,冷链有望再迎发展高潮。16 年4 月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硬瓶颈”,再次引起市场对冷链关注。4 月8 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王炳南表示支持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流通全程冷链系统,重点加强全国重点农业产区冷库建设。同时王炳南表示,今年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还要深入开展农产品冷链标准化示范工作。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冷链发展有望提速。

王炳南表示支持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流通全程冷链系统,重点加强全国重点农业产区冷库建设。同时王炳南表示,今年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还要深入开展农产品冷链标准化示范工作。

2、生鲜电商成冷链物流热点需求对象,长期看好具有流量支撑的第三方物流对行业整合。政策驱动引发冷链行业发展热潮,生鲜电商受益风起。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15 年全国生鲜电商规模达到560 亿,相较14 年260 亿的水平增长一倍多。若由单个生鲜电商厂商独立承担物流,鲜有具备行业整合能力完成从预冷到销售全覆盖的厂商,且运输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看好第三方物流对冷链物流行业整合渗透。目前国内已形成包括顺丰冷运模式、京东商城模式、河南鲜易供应链模式和九曳供应链模式在内的四种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

3、冷链物流涵盖冷冻加工,冷藏贮藏,冷链运输和冷链销售全过程。冷链行业景气度提升会带动冷库,冷藏运输车和速冻设备等冷链设施设备受益。

中西部冷库建设存在很大发展空间。中西部承担全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 而当前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主要渠道。目前我国冷库分布失衡,东部沿海冷库逐渐饱和,但是中西部依然建设不足,未来存在可发展空间。

以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为主导的环保安全冷库受益明显。我国冷库大多建于上世纪90 年代,主要以氨为制冷剂。氨毒性大易发生爆炸,因此现以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为主导的冷库是发展主流。

气调库将成为未来新宠。气调库是冷库一种,在普通冷库基础上控制库内气体成分实现保鲜。通常气调贮藏比普通冷藏可延长贮藏期0.5—1 倍,果蔬出库后保鲜期(销售货架期) 可延长 21~28 天,是普通冷藏库的 3~4 倍。美国气调贮藏果蔬高达75%, 法国约为40%,英国约为30%。我国气调库起步较晚,未来伴随冷链渗透会成为发展新宠。

4、作为冷链基础设施,冷藏车发展预期将加速。冷库和冷藏车是冷链两种最基本基础设施,冷库在发达地区建设逐渐饱和,但是冷藏车整体体量依然较小。目前,低温冷冻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3.8%,高温冷藏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约为15.2%。预计伴随冷链发展,冷藏车发展将提速。我国冷藏车主要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由河南冰熊、中集集团、河南新飞及河南红宇四家企业,市场占有率约为64%。第二梯队包括北京晨光、北京北铃、镇江飞驰、河南松川和镇江康飞组成,市场份额约为18%,第三梯队主要是特种车改装厂和小型企业组成。截止到2014 年底,中国共有大小95 家企业生产冷藏车,国内重点企业不足10 家,以小型企业居多,整个行业参与企业的资质参差不齐。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