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2 09:22:18 科技信息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中国仓储指数,2024年6月份为48.5%,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期末库存指数、企业员工指数上升,升幅分别为4和1.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下降,降幅在2.3和3.8个百分点之间。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勇认为:6月份仓储指数环比小幅回升,但仍运行在收缩区间,整体呈现缓中趋稳态势。新订单、平均库存周转次数等指数均有回落,期末库存、企业员工等指数位于收缩区间。指数变化情况显示,近期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业务需求呈现相对低迷态势,供应链上下游周转有所减慢,库存水平继续下降,行业整体运行面临一定压力。不过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仍保持在扩张区间,随着各项扩内需稳外贸政策继续推进加快落实,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正在凝聚,仓储行业恢复向好运行具备基础和条件。
新订单指数为49%,较上月下降3.8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钢材、有色金属、服装、家电等品种的新订单指数高于50%,化工产品、建材、机械设备、日用品等品种的新订单指数低于50%。
期末库存指数为48%,较上月上升4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钢材、有色金属、服装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高于50%,化工产品、建材、机械设备、食品、日用品、纺织品、家电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低于50%。
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49%,较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钢材、有色金属、服装、家电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高于50%,化工产品、建材、机械设备、纺织品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低于50%。
企业员工指数为48.1%,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4%,较上月下降3.4个百分点。
中国仓储指数调查说明
1.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是一套立足于仓储企业,通过快捷的调查方式,以详实、动态的数据信息,反映仓储行业经营和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求状况与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
中国仓储指数由期末库存、新订单、平均库存周期次数和从业人员4个权重指数合成。
2.调查涵盖的范围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调查包含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两大类。调查的地区将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和新疆、西藏等)的主要省市和地区。调查的企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第三方仓储及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主要是指综合性仓库和专业性仓库。不包括生产企业的自营仓库和用户的自用仓库。
3.计算方法
中国仓储指数由1个综合指数构成和11个单项指数。单个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综合指数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方法。
单项指数的计算公式:
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
DI=“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
中国仓储指数= 期末库存×30%+新订单×25%+从业人员×25%+平均库存周转次数×20%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第八届服装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年会在上海召开
- 中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 加拿大阿尔格玛大学商学院院长魏小军来访中物联座谈交流
- 《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物流中心作业通用规范》 国家标准外文版通过专家审查
- 中国公路物流运价周指数报告(2025.7.25)
- 马增荣与中新天津生态城一行座谈交流
- 11个物流类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
- 崔忠付在2025年第八届服装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年会上的致辞
- 2025年度“暖途·货车司机、出租汽车司机职业发展与保障行动”签约项目名单
- 蔡进出席2025年度“暖途·货车司机、出租汽车司机职业发展与保障行动”暨“货车司机护航”专项行动启动仪式
- 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第38期预告:《数字化仓库 数据分类与接口要求》行业标准宣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