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02 09:02:02 科技信息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中国仓储指数,2017年10月份为55.1%,较上月回升4.2个百分点。“金九银十”是仓储行业的传统旺季,10月份仓储指数的表现十分贴合这一季节特征。综合指数明显回升,高位运行,各分项指数除企业员工外均位于荣枯线以上,且有不同程度增长。业务量指数达到61%、新订单指数和业务预期指数双双超过57%,表明仓储业务活动活跃,需求旺盛,行业前景较为乐观。从指数表现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多重利好带动业务量大幅上涨。10月份,业务量指数达到61%,较上月大幅回升9.9个百分点,不仅在扩张区间高位运行,且达到年内最高点。业务量指数大幅回升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由于国庆节放假时间较长,企业赶工生产;二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企业在效益的激励下,生产积极性提高;三是受供暖季限产影响,不少企业提前加快生产,以应对未来四个月的需求;四是受双十一备货影响,与民生相关的产品需求大幅增长。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带动业务量指数大幅回升,反映出仓储行业发展向好,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分品种来看,大宗商品中的钢材、有色金属、木材和机械设备,以及消费品中的家电、化妆品和农副产品等品种表现突出。
信息化水平提升带动周转效率显著提高。10月份,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回升5.3个百分点,达到56.4%,表明进出库速度均明显加快,库存周转效率持续提高。这主要受益于仓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智能化仓储设施可以有效控制并跟踪仓储业务流程、完善仓储信息管理,大幅提高找货速度和出库响应速度。另一方面,企业员工指数的回落除了当前用工成本不断提高外,也与智能化仓储设施的应用有关,新技术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短期生产成本,这一领域的发展仍需进一步观察。
库存继续累积,后市预期乐观。10月份,新订单指数回升3.5个百分点,达到57.7%,连续二十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4.9个百分点,达到57%,同样保持高位运行。国内宏观经济平稳增长和全球经济企稳回升对大宗商品市场需求具有坚实的支撑作用,而未来一段时期内双十一和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对消费品需求也具有拉动作用。市场对需求预期十分乐观,加之供暖季限产和供给侧优化的影响,市场预期在明年限产结束后有盈利机会,因此备货热情高涨。受此影响,10月份期末库存指数为56.4%,回升8.5个百分点,不仅回到荣枯线以上,且达到了年内次高点。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第38期预告:《数字化仓库 数据分类与接口要求》行业标准宣贯活动
- 2025第十届日日顺创客训练营“天使学”环节开营仪式在青岛举行
- 中物联印发2025年第三季度团体标准项目计划
- 关于召开2025物流发展与形势分析会暨重点物流企业论坛的通知
- 胡大剑与福州市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林胜座谈交流
- 关于召开2025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暨第六届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的通知
- 任豪祥出席第四届浙江省物流管理与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研讨会暨教指委与专业负责人年会
- 关于召开“2025(第十七届)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发展大会”的通知
- 中物联团委“美丽中国·青年先行”系列活动第三期——中国电影博物馆党史党性教育展览参观学习
- 关于召开“2025(第十七届)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发展大会”的通知
- 中国重要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周报 (250714--250718)